□人民日报记者 万秀斌 张腾扬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要增加清洁能源供应,调整能源消费结构,持之以恒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建设,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、产业结构、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。”
河北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努力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。
“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。”这句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广为人知的话,如今被赋予新的内涵。
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,张家口市全面赋能绿色冬奥,崛起一座可再生能源之城。目前,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2921万千瓦,占电力装机总量的83.2%。通过综合利用,预计到2025年,全市将实现年替代化石能源2100万吨以上标准煤,年减排二氧化碳5700万吨、二氧化硫1.1万吨、氮氧化物1.2万吨。
从首都北京到雄安新区,“张北的风”带来的清洁电力,正点亮更多城市的灯。
追风逐日,河北协同发展光伏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,大力推动能源生产结构转型升级,提高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,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。
菩提岛海上风电场,位于唐山市乐亭县海域。连排的白色风机稳稳地“扎根”海中,将海风转化为绿电。这是我国北方首个建成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,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。“年发电量7.6亿千瓦时,可节约标准煤约26.2万吨。”项目运维人员刘鑫介绍。
立足风能光能资源优势,河北着力优化重点区域布局,打造张家口、承德地区风电光伏发电和绿氢制造基地,积极推动在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的唐山、沧州等地布局3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展示范区。
截至2022年底,河北风电、光伏总装机量6652万千瓦;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153.9亿千瓦